1. 首页 > 星座查询 > 文章页面

韩信字什么(邯郸古代都叫过什么名字,分别是什么时候拜托了各位 谢谢)

前有梦泪,后有寂然和心态,又一名韩信主播横空出世,他能成名么

本文目录

邯郸古代都叫过什么名字,分别是什么时候拜托了各位 谢谢韩康字伯休文言文阅读古文的可是什么意思

武臣据邯郸称王【武臣据邯郸称王】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令武臣率北征军进击赵地。公元前209年8月占领邯郸等30余座城池。武臣为摆脱陈胜"张楚政权"的控制,接受张耳建议,自立为赵王,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邯郸成为北方反秦武装的军事中心。赵歇王赵与邯郸城被毁【赵歇王赵与邯郸城被毁】公元前208年,赵王武臣因内讧被杀。张耳、陈余拥立战国赵王后裔赵歇为赵王,占领了邯郸北部的信都,不久又收复了邯郸。秦将章邯在连破起义军后又大举攻赵。是年10月,章邯攻占邯郸,将城郭夷为平地,一度辉煌的邯郸城被彻底毁坏。张耳受封赵王【张耳受封赵王】公元前204年,刘邦命韩信、张耳统兵数万东出井陉攻赵,大破赵歇军20余万,于?水斩陈余,并追杀赵歇于襄国,赵地从此属汉。公元前203年,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以韩信为赵相。次年,刘邦统一全国。于故赵、燕、梁等地封国,再以张耳为赵王,都邯郸。刘氏赵国始封【刘氏赵国始封】公元前202年,张耳之子张敖袭封赵王,并娶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妻。因刘邦过赵对张敖疏慢,相国贯高欲谋杀刘邦,未遂而事泄。公元前198年正月,张敖被废为宣平侯,刘邦之子代王刘如意徙封赵王。由此,汉代刘氏赵王始封。刘遂叛乱【刘遂叛乱】公元前154年,赵王刘遂因被削藩而联合匈奴举兵参加吴楚七国叛乱。汉派曲周侯郦寄征讨。刘遂于邯郸坚守7个月之久。郦寄引水灌城,城破,刘遂自杀,叛乱失败。赵王宫丛台火灾【赵王宫丛台火灾】吕后元年(前187)五月,赵王宫丛台发生火灾,使闻名列国的宫殿建筑群毁于一旦。刘秀与王郎之战【刘秀与王郎之战】更始元年(23)九月,刘秀被任命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十月持节过黄河到达邯郸,十二月离邯郸北去真定。刘秀走后,赵敬肃王曾孙刘林诈称算命先生王郎是汉成帝刘鳌之子,拥立为帝,建都邯郸。黄河以北地区多闻风归顺。次年,刘秀率部进攻王郎政权,占领邯郸,斩杀王郎。邯郸之战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奠定了基础。曹操攻取邺城【曹操攻取邺城】东汉末年,邺城是袁绍割据北方的中心。建安八年(203)曹操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击破袁军主力后,于次年春正月进军邺城。袁军守城将领审配、苏由据势坚守。曹军连续攻克邺城外围的毛城(今武安西)、邯郸,切断其粮道,并掘漳水灌城,围邺8月有余。终因城中粮尽,邺城被曹军攻克。之后,邺城便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政治中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先后成为曹魏政权的陪都,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堪称"六朝故都"。高纬营建邯郸宫【高纬营建邯郸宫】北齐武平七年(576),骄奢淫逸的后主高纬继武平四年(573)于邺城兴建仙都苑之后,又下诏于汉代赵王宫遗址上营建邯郸宫。其规模宏大,穷侈极丽,侍御达千人以上。杨坚毁邺【杨坚毁邺】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相州(治邺城)总管尉迟迥联合数州举兵发难。杨坚攻破邺城后,徙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及居民于安阳,下令焚毁邺城,烈焰月余未尽。自曹魏以来400余年的六朝故都化为一片废墟。李存勖都大名【李存勖都大名】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唐河东(山西)节度使李克用的长子李存勖,继承其父晋王位,即进军山东,攻占幽州(治蓟县)、镇州(治今正定)。贞明元年(915),梁将贺德伦以魏(大名)、博(聊城)二州叛梁降晋,李存勖入魏州兼领魏博节度使。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于魏州开坛祭告皇天,遂登帝位。国号大唐,年号同光,建都魏州,都名东京(大名)。又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当年十月灭梁,随即移都洛阳,降东京为副都。同光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此后,大名曾是北宋的陪都--北京(1042),也是金朝所立伪齐刘豫政权的都城(1127),还是金元时期大名路治所。明初城址圮于水,迁至艾家口,为明清时期大名府和民国初年大名道的治所,数百年间为中国北方的重镇。氵名水之战【氵名水之战】唐武德五年(622),窦建德部刘黑闼自立为汉东王,定都?州,改元天造,占据河北地区。三月,李世民率部在?水南岸与之激战,并决?水淹没刘军数千。刘黑闼兵败逃往突厥。六月,刘黑闼引突厥兵尽收相州以北故地。十一月,唐太子李建成率兵讨伐刘黑闼于魏州。十二月刘黑闼兵败被斩于?州。金立刘豫政权【金立刘豫政权】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七月,金朝遣大同尹高庆裔及知制诰韩?洲备玺、绶及宝册,封刘豫为大齐皇帝。九月,刘豫即帝位,国号"大齐",建都北京(大名),年号阜昌,使用金朝颁行的历法,称当年为天会八年。宋绍兴七年(1137)十一月,金左副元帅挞懒责刘豫治国无能,出兵不利。遂发兵汴京,擒其子刘麟,后囚刘豫于金明池,伪齐政权宣告灭亡。郭守敬修?漳水利工程【郭守敬修?漳水利工程】元中统三年(1262),郭守敬在接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时,曾面陈有关重大水利建设的所谓"水利六事"。其第四事为?、漳水利工程,即于磁州(治今磁县)东北?、漳二水合流处兴建引水工程,流经?阳、邯郸、?州、永年、鸡泽等县而入沣河。此工程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建成,灌田达三千余顷。?阳河由此始流经邯郸县境。张梦辅疏浚?阳河【张梦辅疏浚?阳河】明成化十八年(1482),磁县知县张梦辅亲自主持?阳河疏浚工程,以重通舟楫,由此开拓了?阳河的水运事业。自此至清末,使磁县和邯郸境内的煤炭、瓷器、石灰等各种物产资源经?阳河下运东北沿河各县,成为邯郸境内唯一的水路航线,进而又促进了?〖HT5"SS〗阳河沿岸地区市镇的兴起繁荣。邯郸大雪【邯郸大雪】明正德二年(1507),邯郸降大雪,雪深数尺,满塞门窗,人在屋内不知昼夜,冻死牲畜无计其数。创立邯山书院【创立邯山书院】清乾隆十年(1745),邯郸知县魏?在县治西大街道西(今城内中街与人民路交叉口之西南角)创建了邯山书院,建有讲堂三楹,左右馆舍各五楹,堂后左右斋各三楹。邯山书院是冀南一带规模最大的书院。创办学堂【创办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县龚彦师呈请将邯山书院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小学堂,招生297人,这是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1905年,金永任邯郸知县后,成立劝学所,大力创办新式学校,新设师资学堂一所,筹建小学50余所,1909年又于文庙内创办了邯郸第一所女子初等小学,开教育之一代新风。彭城大地震【彭城大地震】清道光十年(1830)闰四月二十二日,邯郸附近的磁县、临漳县一带发生大地震。震中在彭城,震级为7 5级,破坏直径200公里,波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4省15个县。震区平地断裂,黑水沸涌,漳河、滏阳河则干涸见底,房舍坍塌过半,人民死伤无数。太平军激战氵名州【太平军激战氵名州】1853年8月,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余名太平天国北伐军势如破竹,由山西出邯郸涉县、武安,沿?河直逼直隶省的南大门临?关,于8月28日夜渡观音岭。清廷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并任钦差大臣的讷尔经额闻讯后急调兵遣将阻击太平军。经过石北口激战,太平军击溃清军,8月29日攻克临?关。白莲教占领邯郸城【白莲教占领邯郸城】清同治元年(1862)腊月,山东莘县的反清起义军白莲教首领张锡珠率众数千人攻占了邯郸城及周围10余村庄。邯郸官吏仓皇逃生。教众打开监狱,释放犯人。次年春,白莲教起义军在撤离时纵火烧毁了邯郸县衙。邯郸火车站建成【邯郸火车站建成】1904年3月,京汉铁路邯郸县火车站建成,归属长辛店总段第五分段管辖。该站定为中级站,年运量1.1万吨,运送旅客2.8万人次。运营年收入为18万元。京汉铁路邯郸站的建成,标志着邯郸由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变。

1.文言文《韩康》帮忙翻译翻译、作业哎\很急得、3Q我方韩信,,,游戏名,旁边的字符是怎么弄的

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口不二价。三十余年不变。有一次,一位女人向韩康买药,纠缠了大半天,韩康不让分毫。女人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口不二价!”韩康见天机泄漏,乃长叹一声道:“我隐匿三十多年,本想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女人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只好答应出山。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阻止了使者的***。

不过,在进京途中,韩康还是想办法逃入深山老林,以高寿无疾而终。

2.的翻译

韩康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小题1:D小题2:C小题3:(1)挂羊头,卖狗肉,干的是盗跖一样的行为,说的是类似伯夷的话,还说“我是个隐士”,能行吗?(2)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理由,你怀疑什么呢?小题4:作者在文中以“夫隐,自闭之义也”为前提,通过鲜明的比较,分析了大隐与小隐、真正的隐居与沽名钓誉之徒的假隐居的不同。

文中用韩伯休的故事说明真的隐士不用修饰,无需声名,从而含蓄地嘲讽了那些“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欺世盗名假隐士。(5分,分析比较占2分,对假隐士的嘲讽占3分,意思对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D项“游”是交游,交往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 A项前一个“其”为祈使语气词,后一个“其”为反问语气词;B项前一个“则”为顺承连词,后一个“则”为转折连词;C项两个“以”都相当于“而”,连接词,不译;D项前一个“焉”为句末陈述语气词,后一个“焉”为代词。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本题在解答是应重点关注“悬”、“挂”、“行”“可”、“高”、“固”、“何”等字。小题4:试题分析:文章第二段内容比较了真隐居和假隐居各自的特点,“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这句话及韩伯休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作者的态度。

【参考译文】我一个姓李的朋友对我说过:“我游历长安,住在娄先生家。娄先生,是个隐士,住在长安的街市三十年了。

他家有个小书斋,叫做‘市隐斋’。来往的官员大多都为它写过赋、传,他也想得到你为他写的记,希望你就看我的面子写一篇吧。”

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自我封闭的意思。古人隐于农、隐于工、隐于商、隐于医生和算命先生、隐于屠夫和渔夫,甚至隐于赌徒、卖粥的、看门的、酒保,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之中、茅屋之下的,才叫做隐居。

前人有大隐、小隐的区别,说初步懂得大道的人,对自己的信仰还不是很坚定,隐居山林是为了不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隐居到山林,这是小隐;能够内心平静,也能够适应环境,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不论到哪里都一样,对喧嚣或寂静的环境都视而不见,所以隐居在城市的,叫做大隐。在我看来,在山林隐居的人或许称得上小隐,但在热闹的街市隐居的人,未必都能称得上大隐。

自从某山人索要高价之后,自称隐士欺骗松树桂树和白云山壑以欺骗世人的人多了去了,更何况是在热闹的街市中的人呢?如今侥幸取利的人,耸起肩膀(形容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翘着脚坐着控制行市,牙尖嘴利、手长脚长,抢在别人前面以求出售自己的货物,拿着刀子与奴仆贩夫血战,挂羊头,卖狗肉,干的是盗跖(春秋末期的大盗)一样的行为,嘴里说的却是类似伯夷(商周时期的贤人)的话,却说‘我是隐士’,这样的人能是隐士吗?敢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朋友说:“卖字换吃的,只够自己用的就行了,不妨碍他的廉正;凭借诗酒在达官贵人间周旋,求得一团和气而已,不妨碍他的清高。廉正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所追求的,你怀疑什么呢?”我说:“我明白了,我替你写篇记。

就算如此,我依然感到有些话没有说完。请让我用东汉末年韩康(字伯休)的事请来作为结尾。

韩伯休在都市卖药,绝不让人还价,一个女子来买药,韩康依然坚持不让还价。女子大怒说:‘你难道是韩伯休啊,为什么不让还价?’韩康于是叹息说:‘我本来就是为了不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卖药,今天竟然连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就扔掉了草药径直走了,终身都没有回来。

娄先生固然是个隐士,但是封闭自我(隐)的本意,不是和韩康不同了吗?言辞是人们用来装扮自身的,身将隐居,哪里用得着装扮自己呢?这样做是为了要炫耀自己啊,娄先生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呢?我认为敬爱娄先生的官员为他写赋传,是硬要替他扬名罢了,而这并不是娄先生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把我的话问问娄先生。”

贞佑丙子十二月某日,河东元某题写此篇。

4.【韩琦、韩康、韩非、韩信、韩愈分别出自哪个朝代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康: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陕西长安)人.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韩信:韩信(?—前196年),汉族,字重言,淮阴(时称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楚州市区留有与胯下之辱相关的“胯下桥”遗址,并在镇淮楼东侧建有韩侯祠纪念.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5. 6.《高士传》的《江上丈人》和《韩康》的译文

高士传》二则皇甫谧:皇甫谧(215—282),魏晋间人,一生没有做过官,专事著书。

江上丈人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江上丈人者,楚人也〕长江上的那位老者,是楚国人。江,古书中作为对长江的专称。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敬称。据《史记?伍子胥列传》,此人是个渔父。

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而杀害了伍奢。

楚平王,名居,春秋时楚国君主,前528—前516在位。费无忌,楚国大夫。

伍奢,楚平王时作太子太傅。费无忌造谣说太子不好,平王杀了伍奢。

奢子员亡〔奢子员(yún)亡〕伍奢的儿子伍员逃走。楚平王杀伍奢之前,恐怕他的儿子伍尚、伍员报仇,叫伍奢写信把两个儿子都叫回京城,假说儿子回京就赦免伍奢的罪。

伍尚兄弟料到此信不足信,商量之后,伍尚回京,伍员逃走。结果伍尚和伍奢一起被害。

伍员逃往吴国。,将奔吴。

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购员甚急〕悬赏捉拿伍员很紧急。,自恐不脱〔不脱〕逃不脱。

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因〕于是。

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献〕奉送。”

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得伍员者爵执(guī)〕捉到伍员的人,封以执的爵位。执,楚国最高的爵位。

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手中所持的一种玉器。,金千镒〔金千镒(yì)〕(赏给)一千镒金子。

镒,重量单位,等于二十四两。,吾尚〔尚〕尚且,还。

不取,何用剑为①〔何用剑为〕干什么要这把剑呢?为,表疑问语气的助词。?”不受而别。

莫知其谁〔莫知其谁〕莫知其为谁,不知道他是谁。

员至吴,为相〔员至吴,为相〕伍员到吴国后作了国相。意思是作了大官。

求〔求〕访求,寻觅。丈人,不能得,每食辄祭之〔每食辄祭之〕每逢吃饭就祭他。

辄,就。曰:“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其唯江上丈人乎〔其唯江上丈人乎〕怕是只有江上丈人吧?其,表示推测语气的助词。

”韩康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

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

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

乃曰:“公〔公〕你。敬称。

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

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

入霸陵山中。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

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

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

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

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

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

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

柴车,粗劣的车。

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

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

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

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

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

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

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

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

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

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

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

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高士,一般指封建社会里品格高尚的隐士,他们对现实采取超然态度,“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注意保持自己的节操,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这两篇高士传的写法略有不同:《江上丈人》只写传主搭救伍员而不受报一事,其余一概从略,跟“人物剪影”相仿。

《韩康》先写传主卖药不二价,名播长安,后写逃避朝廷征召事,至篇末还特地用“以寿终”三字交代了传主的结局,这就跟史传相同了。因此后来范晔写《后汉书?逸民传》,写到韩康时,就基本上照录了这一篇。

这说明这种传记的写法是不拘一格的。写这种传记,旨在表彰人物的高尚品质,激发读者励志向上,因此选材极严,例如写韩康逃征召中夹入亭长夺车及韩康反为亭长开脱的细节,就令人信服地显示了韩康的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

又如写江上丈人,就突出了他辞剑时说的那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7.韩康的典故:韩康卖药

皇甫谧著《高士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公车连征不至。桓帝时,乃备玄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寿终。

译文

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不让还价。三十多年不变。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韩康坚持价格不改变。女子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不让还价!”韩康天长叹一声说:“我本来想要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小女子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假装答应出山。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使者才停止。韩康乘机在进京途中逃跑(进入深山老林),凭借高寿无疾死去。

可的意思是:肯定、赞成、赞同、适宜、值得等,具体的解释如下:

一、读音:kě

1、用作动词,意思是:肯定、赞成、赞同。

2、用作动词,意思是:适宜。

3、用作动词,意思是:病愈、痊愈。

4、用作动词,意思是:当、对着

5、用作动词,意思是:值得、堪。

6、用作动词,意思是:能够。

7、用作动词,意思是:却。

8、用作动词,意思是:约略、约计。

9、用作动词,意思是:岂。

10、用作动词,意思是:表示疑问。

11、用作动词,意思是:真、确实。

12、用作连词,意思是:但是、可是。

13、用作助词,意思是: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

14、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美好的。

15、用作名词,意思是: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二、读音:kè

1、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可怕、可怜、可以、可能、可笑、可心、可爱、可是、认可、不可、可乐、许可、宁可、可恶。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可,肎也。从口、丂,丂亦声。凡可之属皆从可。

白话版《说文解字》:可,肯。字形采用“口、丂”会义,“丂”也是声旁。所有与可相关的字,都采用“可”作边旁。

词语解释

1、可爱 [ kěài ]

释义:令人敬爱;令人喜爱。

2、可恶 [ kě wù ]

释义:令人厌恶恼恨。

3、许可 [ xǔ kě ]

释义:准许;容许。

4、可怕 [ kě pà ]

释义:使人害怕。

5、可骇 [ kě hài ]

释义:令人惊讶;令人震惊。

图片中韩信名字前后的符号谁会打 就是 战队收人 四个字前后的符号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